台灣版畫創作,迎向另一波高潮
http://bit.ly/1po0QoY
細數1990年代以降至今的台灣當代藝壇中,致力於開拓版畫藝術視野的藝術家,在比例上反而要較其他類別減少許多,或許也是造成在藝術市場上顯得相對弱勢的主因。
在這十數年期間,侯俊明可謂獨占鰲頭。透過粗獷的木刻版畫形式,其作品畫面中出現的,多是挑戰禁忌、大膽前衛的構圖,衝撞著世人對於傳統神話的既有認識,也形塑其獨具一格的藝術面貌來,使其早在1995年便代表台灣國家館參加「威尼斯雙年展」(La Biennale di Venezia)展出,而在市場上同樣獲得藏家青睞。其作品《極樂圖懺》在2007年首次現身香港蘇富比春季拍賣會上,就引起眾多藏家競舉,最終以低預估價十倍以上的48萬港元成交,成績十分優異。及至同年後來的香港佳士得秋拍上,其最具代表性的1993年作品《搜神記》更是拍出264萬餘港元,至今仍是台灣藝術家的輝煌紀錄之一。
由此也可看出台灣藏家在版畫藝術的接受程度,其實已經不在話下,並且也已經將觸角延伸到鄰近的日本,像是大家耳熟能詳的草間彌生(Yayoi Kusama)、奈良美智(Yoshitomo Nara)與村上隆(Takashi Murakami)等人的版畫作品,最近幾年無疑是市場新寵,連帶地也吸引了不少台灣年輕藝術工作者,投身於需要大量手工勞動的版畫創作之中...